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课题:软件工程概述

授课课时:2 授课地点:三教202
授课形式:教学做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软件生命周期和开发模型。
  2. 理解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原则。

能力目标:

  1. 能进行软件需求获取与分析。
  2. 能应用设计原则进行系统架构设计。

素质目标:

  1.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 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二)难点:需求分析的精确转换。

教学资源
教科书、PPT、’头歌’在线实验平台

教学方法
(一)教法
1.情境创设法 2.任务驱动教学 3.类比教学法
(二)学法
1.探究式学习 2.练习巩固法 3.归纳总结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任务
预习软件工程基础概念。

(二)课程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进入今天的精彩课程——软件工程,探索如何将需求转化为高效、可靠的软件解决方案。

(三)知识储备

1.软件定义:软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用于执行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2.软件特点:作为逻辑产品,软件具有无形性、可塑性、可复制性,区别于物理产品。

3.软件分类: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针对特定应用的程序)。

4.软件危机:在1960年代,由于软件项目超时、超预算和软件质量低下等问题,引发了软件领域的危机。

5.软件工程概念:1968年,为应对软件危机,提出了”软件工程”这一概念。

6.GB/T国标:GB/T是中国的国家标准推荐性标准,软件工程领域也有相应的国家标准。

7.软件工程研究内容:包括软件需求、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活动。

8.软件生命周期:从软件的初始需求到软件退役的整个过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部署和维护等阶段。

9.软件开发模型:描述软件开发过程的框架,如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开发等。

10.软件开发方法:具体的技术手段和步骤,用于软件的系统化开发,如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11.软件工具与环境:辅助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工具,如IDE、版本控制系统、测试工具等。

(四)学生实战:

实践准备-分布式版本管理工具:

1.本地版本库创建
2.添加修改到暂存区域
3.提交修改到本地仓库
4.克隆远程版本库
5.添加远程版本库
6.推送本地内容到远程仓库
7.拉取远程分支到本地

课程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软件工程的基础,包括软件的定义、特点、危机背景以及软件工程的标准化过程。我们了解了软件生命周期、开发模型和方法,以及工具的使用。实战环节中,通过版本控制工具,大家体验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
1.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制作一份思维导图或概念列表。
2.尝试在本地计算机上安装Git,并使用它来管理一个简单的项目。

课后教学反思
需要反思学生对软件工程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实战环节中应用知识的效果,以便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未来课程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留留工作室 » 课题:软件工程概述

评论 抢沙发

更好的WordPress主题

支持快讯、专题、百度收录推送、人机验证、多级分类筛选器,适用于垂直站点、科技博客、个人站,扁平化设计、简洁白色、超多功能配置、会员中心、直达链接、文章图片弹窗、自动缩略图等...

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